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成果展示 > 同课异构---王崧舟《与象共舞》

同课异构---王崧舟《与象共舞》

2013年11月15日 10:58:21 访问量:165

同课异构---王崧舟《与象共舞》

视频:

阅读本位:****;FR=LIAN

写作本位:****

 

此次同课异构,王崧舟老师向我们完美展现了两个不同的教学设计,以及所带来的不同震撼。此次同课异构,王老师以“文本”为范例,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学习范文,感受文本的写作方法和阅读方法,向我们呈现出语文教学中“用教材教”的崭新教育理念。这已经不能等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“用教材教教材”,其最终效果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

阅读本位中,王老师向我们呈现了这样几个亮点:

1、通过发现课文第一、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所在位置(段首),自主学习课文第三、四、五自然段,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,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找出段落中心句的方法——自然段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段首,但并不绝对。

2、通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,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——阅读感悟“在泰国,人与象之间没有距离”。并由此展开,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并体会,人与象的亲密无间。

3、教师在黑板上写上“人”字,然后让学生将“象”字写上去:有的学生将“象”写在了“人”的下面,因为大象曾经驮着人冲锋陷阵;有的学生将“象”写在“人”的上面,因为在泰国大象会给人做按摩;有的学生将“象”写在了“人”的右面或者左面,因为与象共舞;有的学生将“象”覆盖在“人”上,表现出人与象共舞时的“人象合一”。这一环节的设计,既能完成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复沓,又能凸显人象共舞时的亲密、和谐。

而写作本位中,又是这样的:

1、以文本当中的“熟视无睹”引出学生积累的关于“睹”字的成语:有目共睹、先睹为快、耳闻目睹。然后,将这几个成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,完成这几个成语的填空练习。

2、完成语句比较,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句表述的准确、生动,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:

1)舞蹈的大象,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,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,踮脚抬腿,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,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。

2)舞蹈的大象,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,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,踮脚抬腿,颤动身子,挥舞鼻子。

教学中抓住“音乐的节奏”来引导学生认识大象的跳舞是生动的,是充满灵气的。如果去掉其它词语,大象跳舞的节奏感将不复存在,大象的聪明和灵气也随之消失。

3、在文章最后一段,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的动作“拥”,体会人群进入广场与大象跳舞的急不可耐,确认人与象的亲密无间,完成对泰国这一独特风情的体认。

4、以“与象共舞”为引,导出课外词语认知与积累。

如此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:同样的教学,我们教师的思想,教师对于文本的认识程度,会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成效。我想,无论是高效课堂,还是“生本教育”,亦或“诗意语文”都无法逃开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。难道高效课堂中教师认识不够,就能设计出什么“高深”的导学案吗?很显然,不能。如是,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基础,也是一个大前提!

 





编辑:胡彦禄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宁夏同心县第三小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同心县豫海镇银西南二巷45号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