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程音控大课间:处处演绎精彩【组图】
自今年九月份以来,红岩民族小学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发生了小小的改变,即每天第六节课后,增加了3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(即“大课间”),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艺体活动。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,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。目前,该校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
精彩“大课间”
“大课间”的名称由来是针对小课间而言的。小课间是指课间十分钟,大课间则专指每天正常教学结束后至学生放学的这段时间。在寄宿制学校,这段时间也就是每天的晚饭前半小时,“大课间”就是专为这段时间安排的体育活动。
随着音乐节奏从教室里走出
组成规定的图形
以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架构起来的“大课间”体育活动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创造者的细致用心:整个活动完全靠音乐来控制,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音乐来指挥和衔接;学生在进场时所吟诵的内容为国学中的道德范本《弟子规》,其三字为一节的节拍,正好与习惯的队列行走节拍(一二一)相同,加之其道德训诫的意味突出,日复一日便能对学生的自我情操起到熏陶作用;四人为一小组的“对跳”,主要表现的是民族舞蹈,其中以动作节拍较快、适合身体锻炼的“泼水歌(舞)”为主;“齐跑”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,分跑的路程、队形、返场的位置等都有统一的规定,其中,整齐合拍为基本要求;“慢舞”为自编自导的健身操,因为必须起到活动放松的目的,所以动作设计柔美,幅度舒缓。
跟随音乐跳起集体舞
跑步练习
“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……”伴随着音乐的节拍,各个班级方队,迈着整齐的步伐,齐声诵读着《弟子规》走向操场,在目标区两人成列组成奥运五环标志,图形拼成之时也是《弟子规》诵读结束之际。随后,经音乐变化,“对跳”开始,在“泼水歌”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集体舞,节律欢快,动作舒展,交叉有序,因为融入了土家族摆手舞的部分元素,远远望去,就像是在一个大大的摆手堂里做联欢。伴随着《小螺号》音乐的响起,先前的歌舞队形迅速调整为跑步队形,在音乐的指挥下,师生们呼着因班而异的口号,在环形操场上齐步小跑,铿锵的脚步声此起彼伏,如同军营的晨练。三圈过后,各个方队在操场上依次排开,此时,带有活动放松目的集体操上演,摆手、踢腿、扭腰……一连串疏松筋骨、调节呼吸的整齐动作,将操场上的人群变化出一个个赏心悦目、花样各异的姿态,令人叹为观止。
伴随音乐有序退场
“大课间”产生背景
运动时间太少,学生体质下降是催生“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产生的背景。近年来,我国中小学生几次体质测试检测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,特别是爆发力、肺活量、耐力素质等反应心肺功能指标持续下降,而“胖墩”和“矮个”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,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,学生因病请假总次数逐年增加,短短的十几分钟升国旗仪式,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……
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少的因素在于:一是中小学每周三到四节体育课得不到保障,学校往往因为主课教学任务“砍掉”一到两节,二是许多学校不能坚持,甚至没有课外活动,即使有也达不到预期效果。那么,学校该如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呢?红岩民族小学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了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的研究。
“大课间”彰显特色
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以“强身健体、育德促智、审美悦心、发展个性”为宗旨,以“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弘扬奥林匹克精神”为目的,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,创建“我参与、我运动、我健康、我快乐”的良好健身氛围,特色突出,效果明显。
一是实现了“四化”,即“行动一体化,动作规范化,纪律军事化,调控音乐化”。学生行动统一指挥,动作标准规范,纪律严明,在各种音乐信号指挥下进行以“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”为框架的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。
二是建立了“横向”与“纵向”概念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。“横向”就是整合了学生、教师、学校、家长、社区五位一体化模式,“纵向”就是多学生在校时间实现常态管理,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,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整合“两操一课间”课外体育活动时间。
三是简单实用,易于观赏。大课间活动充分考虑了地域、学校、学生的特点,选取人体最为基本的走、跑、跳技能为主创元素,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及可以舒缓身心的音乐歌曲,使原本枯燥的大课间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四是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已经跨越了简单的身体活动范畴,将音乐、体育、国学、民族文化四者有机融合,体现了大素质的概念。
五是分季节操作,全天候实施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根据季节变化特点,安排有不同的运动项目,如自编操(舞)、国颁操(舞)、民族舞蹈、武术、民族体育等内容将在不同时节出现在大课间活动中。另外,学校无论晴天下雨,都不间断开展。雨天进体育卫生健康知识教育、开展如棋艺、合唱、书法等教育活动。
六是全员参与,师生同台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,协作完成,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,培养了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。
“大课间”深受学生喜爱
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“音控大课间”实施之前,60%学生能与同学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如踢毽、跳房子、开火车等;8%阅读课外书籍;4%什么都不做,只准备下节课用的教具,然后静静的等待上课;10%与同学嬉闹;4%趴在桌子上休息,14%与同学、老师聊天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。学校推行“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后,96%的学生表现出了喜爱,普遍认为学校的“音控大课间”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,锻炼了身体,增强了体质
全程音控大课间:处处演绎精彩【组图】
自今年九月份以来,红岩民族小学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发生了小小的改变,即每天第六节课后,增加了3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(即“大课间”),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艺体活动。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,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。目前,该校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
精彩“大课间”
“大课间”的名称由来是针对小课间而言的。小课间是指课间十分钟,大课间则专指每天正常教学结束后至学生放学的这段时间。在寄宿制学校,这段时间也就是每天的晚饭前半小时,“大课间”就是专为这段时间安排的体育活动。
随着音乐节奏从教室里走出
组成规定的图形
以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架构起来的“大课间”体育活动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创造者的细致用心:整个活动完全靠音乐来控制,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音乐来指挥和衔接;学生在进场时所吟诵的内容为国学中的道德范本《弟子规》,其三字为一节的节拍,正好与习惯的队列行走节拍(一二一)相同,加之其道德训诫的意味突出,日复一日便能对学生的自我情操起到熏陶作用;四人为一小组的“对跳”,主要表现的是民族舞蹈,其中以动作节拍较快、适合身体锻炼的“泼水歌(舞)”为主;“齐跑”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,分跑的路程、队形、返场的位置等都有统一的规定,其中,整齐合拍为基本要求;“慢舞”为自编自导的健身操,因为必须起到活动放松的目的,所以动作设计柔美,幅度舒缓。
跟随音乐跳起集体舞
跑步练习
“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……”伴随着音乐的节拍,各个班级方队,迈着整齐的步伐,齐声诵读着《弟子规》走向操场,在目标区两人成列组成奥运五环标志,图形拼成之时也是《弟子规》诵读结束之际。随后,经音乐变化,“对跳”开始,在“泼水歌”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集体舞,节律欢快,动作舒展,交叉有序,因为融入了土家族摆手舞的部分元素,远远望去,就像是在一个大大的摆手堂里做联欢。伴随着《小螺号》音乐的响起,先前的歌舞队形迅速调整为跑步队形,在音乐的指挥下,师生们呼着因班而异的口号,在环形操场上齐步小跑,铿锵的脚步声此起彼伏,如同军营的晨练。三圈过后,各个方队在操场上依次排开,此时,带有活动放松目的集体操上演,摆手、踢腿、扭腰……一连串疏松筋骨、调节呼吸的整齐动作,将操场上的人群变化出一个个赏心悦目、花样各异的姿态,令人叹为观止。
伴随音乐有序退场
“大课间”产生背景
运动时间太少,学生体质下降是催生“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产生的背景。近年来,我国中小学生几次体质测试检测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,特别是爆发力、肺活量、耐力素质等反应心肺功能指标持续下降,而“胖墩”和“矮个”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,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,学生因病请假总次数逐年增加,短短的十几分钟升国旗仪式,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……
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少的因素在于:一是中小学每周三到四节体育课得不到保障,学校往往因为主课教学任务“砍掉”一到两节,二是许多学校不能坚持,甚至没有课外活动,即使有也达不到预期效果。那么,学校该如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呢?红岩民族小学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了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的研究。
“大课间”彰显特色
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以“强身健体、育德促智、审美悦心、发展个性”为宗旨,以“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弘扬奥林匹克精神”为目的,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,创建“我参与、我运动、我健康、我快乐”的良好健身氛围,特色突出,效果明显。
一是实现了“四化”,即“行动一体化,动作规范化,纪律军事化,调控音乐化”。学生行动统一指挥,动作标准规范,纪律严明,在各种音乐信号指挥下进行以“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”为框架的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。
二是建立了“横向”与“纵向”概念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。“横向”就是整合了学生、教师、学校、家长、社区五位一体化模式,“纵向”就是多学生在校时间实现常态管理,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,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整合“两操一课间”课外体育活动时间。
三是简单实用,易于观赏。大课间活动充分考虑了地域、学校、学生的特点,选取人体最为基本的走、跑、跳技能为主创元素,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及可以舒缓身心的音乐歌曲,使原本枯燥的大课间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四是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已经跨越了简单的身体活动范畴,将音乐、体育、国学、民族文化四者有机融合,体现了大素质的概念。
五是分季节操作,全天候实施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根据季节变化特点,安排有不同的运动项目,如自编操(舞)、国颁操(舞)、民族舞蹈、武术、民族体育等内容将在不同时节出现在大课间活动中。另外,学校无论晴天下雨,都不间断开展。雨天进体育卫生健康知识教育、开展如棋艺、合唱、书法等教育活动。
六是全员参与,师生同台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,协作完成,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,培养了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。
“大课间”深受学生喜爱
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“音控大课间”实施之前,60%学生能与同学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如踢毽、跳房子、开火车等;8%阅读课外书籍;4%什么都不做,只准备下节课用的教具,然后静静的等待上课;10%与同学嬉闹;4%趴在桌子上休息,14%与同学、老师聊天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。学校推行“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后,96%的学生表现出了喜爱,普遍认为学校的“音控大课间”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,锻炼了身体,增强了体质
全程音控大课间:处处演绎精彩【组图】
自今年九月份以来,红岩民族小学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发生了小小的改变,即每天第六节课后,增加了3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(即“大课间”),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艺体活动。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,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。目前,该校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
精彩“大课间”
“大课间”的名称由来是针对小课间而言的。小课间是指课间十分钟,大课间则专指每天正常教学结束后至学生放学的这段时间。在寄宿制学校,这段时间也就是每天的晚饭前半小时,“大课间”就是专为这段时间安排的体育活动。
随着音乐节奏从教室里走出
组成规定的图形
以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架构起来的“大课间”体育活动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创造者的细致用心:整个活动完全靠音乐来控制,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音乐来指挥和衔接;学生在进场时所吟诵的内容为国学中的道德范本《弟子规》,其三字为一节的节拍,正好与习惯的队列行走节拍(一二一)相同,加之其道德训诫的意味突出,日复一日便能对学生的自我情操起到熏陶作用;四人为一小组的“对跳”,主要表现的是民族舞蹈,其中以动作节拍较快、适合身体锻炼的“泼水歌(舞)”为主;“齐跑”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,分跑的路程、队形、返场的位置等都有统一的规定,其中,整齐合拍为基本要求;“慢舞”为自编自导的健身操,因为必须起到活动放松的目的,所以动作设计柔美,幅度舒缓。
跟随音乐跳起集体舞
跑步练习
“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……”伴随着音乐的节拍,各个班级方队,迈着整齐的步伐,齐声诵读着《弟子规》走向操场,在目标区两人成列组成奥运五环标志,图形拼成之时也是《弟子规》诵读结束之际。随后,经音乐变化,“对跳”开始,在“泼水歌”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集体舞,节律欢快,动作舒展,交叉有序,因为融入了土家族摆手舞的部分元素,远远望去,就像是在一个大大的摆手堂里做联欢。伴随着《小螺号》音乐的响起,先前的歌舞队形迅速调整为跑步队形,在音乐的指挥下,师生们呼着因班而异的口号,在环形操场上齐步小跑,铿锵的脚步声此起彼伏,如同军营的晨练。三圈过后,各个方队在操场上依次排开,此时,带有活动放松目的集体操上演,摆手、踢腿、扭腰……一连串疏松筋骨、调节呼吸的整齐动作,将操场上的人群变化出一个个赏心悦目、花样各异的姿态,令人叹为观止。
伴随音乐有序退场
“大课间”产生背景
运动时间太少,学生体质下降是催生“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产生的背景。近年来,我国中小学生几次体质测试检测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,特别是爆发力、肺活量、耐力素质等反应心肺功能指标持续下降,而“胖墩”和“矮个”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,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,学生因病请假总次数逐年增加,短短的十几分钟升国旗仪式,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……
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少的因素在于:一是中小学每周三到四节体育课得不到保障,学校往往因为主课教学任务“砍掉”一到两节,二是许多学校不能坚持,甚至没有课外活动,即使有也达不到预期效果。那么,学校该如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呢?红岩民族小学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了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的研究。
“大课间”彰显特色
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以“强身健体、育德促智、审美悦心、发展个性”为宗旨,以“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弘扬奥林匹克精神”为目的,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,创建“我参与、我运动、我健康、我快乐”的良好健身氛围,特色突出,效果明显。
一是实现了“四化”,即“行动一体化,动作规范化,纪律军事化,调控音乐化”。学生行动统一指挥,动作标准规范,纪律严明,在各种音乐信号指挥下进行以“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”为框架的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。
二是建立了“横向”与“纵向”概念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。“横向”就是整合了学生、教师、学校、家长、社区五位一体化模式,“纵向”就是多学生在校时间实现常态管理,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,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整合“两操一课间”课外体育活动时间。
三是简单实用,易于观赏。大课间活动充分考虑了地域、学校、学生的特点,选取人体最为基本的走、跑、跳技能为主创元素,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及可以舒缓身心的音乐歌曲,使原本枯燥的大课间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四是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已经跨越了简单的身体活动范畴,将音乐、体育、国学、民族文化四者有机融合,体现了大素质的概念。
五是分季节操作,全天候实施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根据季节变化特点,安排有不同的运动项目,如自编操(舞)、国颁操(舞)、民族舞蹈、武术、民族体育等内容将在不同时节出现在大课间活动中。另外,学校无论晴天下雨,都不间断开展。雨天进体育卫生健康知识教育、开展如棋艺、合唱、书法等教育活动。
六是全员参与,师生同台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,协作完成,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,培养了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。
“大课间”深受学生喜爱
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“音控大课间”实施之前,60%学生能与同学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如踢毽、跳房子、开火车等;8%阅读课外书籍;4%什么都不做,只准备下节课用的教具,然后静静的等待上课;10%与同学嬉闹;4%趴在桌子上休息,14%与同学、老师聊天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。学校推行“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后,96%的学生表现出了喜爱,普遍认为学校的“音控大课间”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,锻炼了身体,增强了体质
全程音控大课间:处处演绎精彩【组图】
自今年九月份以来,红岩民族小学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发生了小小的改变,即每天第六节课后,增加了3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(即“大课间”),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艺体活动。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,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。目前,该校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
精彩“大课间”
“大课间”的名称由来是针对小课间而言的。小课间是指课间十分钟,大课间则专指每天正常教学结束后至学生放学的这段时间。在寄宿制学校,这段时间也就是每天的晚饭前半小时,“大课间”就是专为这段时间安排的体育活动。
随着音乐节奏从教室里走出
组成规定的图形
以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架构起来的“大课间”体育活动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创造者的细致用心:整个活动完全靠音乐来控制,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音乐来指挥和衔接;学生在进场时所吟诵的内容为国学中的道德范本《弟子规》,其三字为一节的节拍,正好与习惯的队列行走节拍(一二一)相同,加之其道德训诫的意味突出,日复一日便能对学生的自我情操起到熏陶作用;四人为一小组的“对跳”,主要表现的是民族舞蹈,其中以动作节拍较快、适合身体锻炼的“泼水歌(舞)”为主;“齐跑”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,分跑的路程、队形、返场的位置等都有统一的规定,其中,整齐合拍为基本要求;“慢舞”为自编自导的健身操,因为必须起到活动放松的目的,所以动作设计柔美,幅度舒缓。
跟随音乐跳起集体舞
跑步练习
“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……”伴随着音乐的节拍,各个班级方队,迈着整齐的步伐,齐声诵读着《弟子规》走向操场,在目标区两人成列组成奥运五环标志,图形拼成之时也是《弟子规》诵读结束之际。随后,经音乐变化,“对跳”开始,在“泼水歌”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集体舞,节律欢快,动作舒展,交叉有序,因为融入了土家族摆手舞的部分元素,远远望去,就像是在一个大大的摆手堂里做联欢。伴随着《小螺号》音乐的响起,先前的歌舞队形迅速调整为跑步队形,在音乐的指挥下,师生们呼着因班而异的口号,在环形操场上齐步小跑,铿锵的脚步声此起彼伏,如同军营的晨练。三圈过后,各个方队在操场上依次排开,此时,带有活动放松目的集体操上演,摆手、踢腿、扭腰……一连串疏松筋骨、调节呼吸的整齐动作,将操场上的人群变化出一个个赏心悦目、花样各异的姿态,令人叹为观止。
伴随音乐有序退场
“大课间”产生背景
运动时间太少,学生体质下降是催生“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产生的背景。近年来,我国中小学生几次体质测试检测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,特别是爆发力、肺活量、耐力素质等反应心肺功能指标持续下降,而“胖墩”和“矮个”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,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,学生因病请假总次数逐年增加,短短的十几分钟升国旗仪式,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……
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少的因素在于:一是中小学每周三到四节体育课得不到保障,学校往往因为主课教学任务“砍掉”一到两节,二是许多学校不能坚持,甚至没有课外活动,即使有也达不到预期效果。那么,学校该如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呢?红岩民族小学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了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的研究。
“大课间”彰显特色
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”以“强身健体、育德促智、审美悦心、发展个性”为宗旨,以“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弘扬奥林匹克精神”为目的,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,创建“我参与、我运动、我健康、我快乐”的良好健身氛围,特色突出,效果明显。
一是实现了“四化”,即“行动一体化,动作规范化,纪律军事化,调控音乐化”。学生行动统一指挥,动作标准规范,纪律严明,在各种音乐信号指挥下进行以“吟走、对跳、齐跑、慢舞”为框架的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。
二是建立了“横向”与“纵向”概念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。“横向”就是整合了学生、教师、学校、家长、社区五位一体化模式,“纵向”就是多学生在校时间实现常态管理,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,具体操作方式就是整合“两操一课间”课外体育活动时间。
三是简单实用,易于观赏。大课间活动充分考虑了地域、学校、学生的特点,选取人体最为基本的走、跑、跳技能为主创元素,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及可以舒缓身心的音乐歌曲,使原本枯燥的大课间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四是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已经跨越了简单的身体活动范畴,将音乐、体育、国学、民族文化四者有机融合,体现了大素质的概念。
五是分季节操作,全天候实施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根据季节变化特点,安排有不同的运动项目,如自编操(舞)、国颁操(舞)、民族舞蹈、武术、民族体育等内容将在不同时节出现在大课间活动中。另外,学校无论晴天下雨,都不间断开展。雨天进体育卫生健康知识教育、开展如棋艺、合唱、书法等教育活动。
六是全员参与,师生同台。红岩民族小学“全程音控大课间”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,协作完成,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,培养了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。
“大课间”深受学生喜爱
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“音控大课间”实施之前,60%学生能与同学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如踢毽、跳房子、开火车等;8%阅读课外书籍;4%什么都不做,只准备下节课用的教具,然后静静的等待上课;10%与同学嬉闹;4%趴在桌子上休息,14%与同学、老师聊天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。学校推行“音控大课间”活动后,96%的学生表现出了喜爱,普遍认为学校的“音控大课间”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,锻炼了身体,增强了体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