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创】“没时间”是不负责任的借口在探索导学案教学的进程中,不少老师从一开始不接受、敷衍,到接受,但还敷衍。我们知道,导学案教学关键的一环就在于导学案的编写质量。可以说,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关乎着学生的学习质量,关乎着整个教学的成败,这是不用争辩的共识。但实际教学中,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却往往与预设和要求相差甚远。导学性、趣味性和科学性难以体现,过难、过繁,习题化的现象却普遍存在。一部分导学案非但起不到导学的作用,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。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无从下手,不知所措,学习积极性极大受挫,厌学情绪增长。教师教学的信心也受到了影响和打击。以至于认为实行导学案教学是一个错误,这条路难以走下去,还不如回到过去传统教学上去。
我想,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与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、专业水平有关外,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和认识态度的问题。在一部分教师看来,自己每天要上课、辅导、带班、批阅做作业,还要承担许多临时性工作,要参加各种培训、研讨、听课、评课,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编写导学案。能把导学案的数量凑够就已经不错了,哪里还谈得上编写的质量。
我们承认,课改后教师的工作量的确是大了。教师承受着来自于各方面压力这是事实。但以此来说没时间编写导学案,编写不出来高质量的导学案,是一种消极推诿和不负责任的表现。目前,绝大多数学校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来编写导学案。这样,导学案的编写就不是孤军奋战,科任教师只在自己承担主备老师期间工作量比较大,比较忙,比较累,甚至要耗费大量的时间、精力。除此外,就是在二次备课上要下一定的功夫何用一定的时间,如果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同过去比,会发现什么呢?回顾过去,在进行传统教学时,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备教案。认真的老师还算是在备教案,不认真的老师是在写教案,甚至是照着抄教案,但不论用哪一种方式来做教案,都是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时间从哪里来的?编写导学案时就没有时间了?如果你说过去备教案没有质量上的严格要求,上课的时候也不去用,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常规检查而已。那你就是彻底的自我招供。这说明,你的教学纯粹就是为了应付检查,你从来都没有认真过。过去可以这样做,今天这样做行不通了,所以,你就觉得没时间了。要我说,不是没时间,而是在逃避,在找借口。我们承认,要想编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。但这并能说就没有时间。要知道,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时间都很紧,要想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时间就更紧,但卓越之师除了能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之外,他们还在坚持学习和写作,时间从哪里来?到你身上时间就没有了?难道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你多?做出来事情的质量没有你高?
何况,编写导学案的过程是一个研修、思考和不断生成、提高的探索过程。这个过程中有学习、有思考、有分辨,有研究,有总结,有反思,是一个自我成长,自我研修,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过程。这总比过去那种疲于应付,耗费时间,浪费生命更有意义吧?有这样的“备案”我们何乐而不为呢?
课改的今天,我们不是注重看某一位教师兢兢业业,踏踏实实的在埋头苦干就行,而更应该注重于创新和效率。以前,我们经常说某某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什么,今天看来,几十年如一日干着一件重复的事情,是一件并不值得赞扬的事。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创新,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样才应该高度赞扬。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不比工人做工,更应该具有创新和创造性,导学案教学就是改变以往传中的低效教学的一个具体抓手,我们怎可用“没时间”来搪塞?
我们进行课改就是在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;在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综合素养上下功夫,而不是只顾低头拉犁,不顾抬头看路。实际工作中,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尽了全力,但从来没有想过“高效”和“死做”的区别。
在推行课改中我们不否认工作量会增大,但我们敢肯定工作量与工作效果一定是成正比的,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!